教育学院教师党支部开展上海民办高校党员干部党史专题学习活动

文章来源:党群工作发布时间:2021-08-26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的百岁华诞,是一个总结过去、展望未来的历史交汇时刻。为了更好地做好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20218月,教育学院教师党支部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上海民办高校党员干部党史专题学习讲座。 教师党员们认真学习,并结合工作实际分别发表了感言。

第一讲:学习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

《条例》第二十九条指出高校党组织应当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构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拓展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良好氛围和工作机制。

作为高校党员教师,要以学校的中心工作为主要任务开展工作,假期重点工作是修改课程教学大纲,全面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在专业课的课堂教学中有效引导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透过美西方打压升级期、涉港斗争决战期、周边风险倒灌期、疫后矛盾凸显期“四期”叠加的特殊形式,深刻把握七大风险挑战:涉疫风险、涉港风险、涉恐风险、涉教风险、涉边风险、涉网风险、涉校风险,全面维护高校政治安全和校园稳定,树牢风险意识。

--佟殷

学习了《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让我明白了高校基层党组织工作作出的全面规范及新时代高校党的建设基本要求,了解党的教育方针,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面对普通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必须要正视这些变化,主动适应变化,大胆尝试探索新的教育管理模式,建设创新型党组织是基层党的建设力量之源,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培训,大力推进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积极探索党组织信息化建设,用创新的精神推进基层党的组织建设,这样才能提高度、加维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要做的不仅是传播知识、思想、真理,还应承载着塑造灵魂、生命、新人的重要任务。要深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统筹教育教学各个环节,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式方法,既要把传授理论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结合,又要把理论武装与实践育人相结合。

--李佳颖

上海师范大学党校曹鹏副校长从《条例》的修订的背景过程和重要意义、《条例》的框架结构和重点内容以及学习贯彻落实《条例》的路径和要求,三个方面深入解读了《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习基层组织工作条例》,通过学习深刻理解其内涵,明确认识到作为高等学校基层组织成员的职责,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努力建设好服务型、学习型的基层党组织,加强大学生党员队伍建设。在工作中需继续努力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加强对自身思想意识和素质能力培养,严于律己,甘于奉献,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真正做好服务于全体师生的工作,为党和人民培养人才。

--吴丹丹

《条例》指出高校党组织应当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师德师风建设的全过程,帮助广大师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作为高校青年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应始终将学生的道德规范、品行素质教育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同时,严于律己,克己奉公,有卓越的校院服务意识和大局观念,敢于舍己为人,甘于奉献,将行政管理工作做实做细,树立良好师德师风。

--吴瑶

曹鹏老师阐释了中国共产党普通高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修订的背景过程和重要意义、其框架结构和重点内容及学习贯彻落实该条例的路径和要求。也指出高校党组织应当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师德师风建设的全过程,帮助广大师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践行者,要准确把握条例内涵,学习相关重要理论,树立正确的三观,把“立德树人”贯穿到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环节。

--王建玲

《条例》提出要不断创新教育活动方式和不断丰富教育内容,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备好教学内容,同时要紧跟时代步伐,丰富扩展内容,选择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同时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教学中,真正做到教书育人,真正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高校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也要积极参与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中,把思想教育深入到教学的每个环节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共行。

--尚英楠

《中国共产党普通高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持和加强党对普通高校的全面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扎根中国大地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纲领性文件。新《条例》吸收了各地各普通高校基层组织的建设经验,是我们必须遵循的基本规章。回答了普通高校基层组织出现的新问题、新疑问,为保障实施基本管理体制,还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举措。我们应该建设学习型组织,加强大学生党员队伍建设,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执行,进一步推进普通高校基层工作,接受新形势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为高校的师生带来光明和希望。

讲座包括“《条例》修订的背景过程和重要意义”、“《条例》的框架结构和重要内容”、“学习贯彻落实《条例》的路径和要求”三个方面的内容。在党员发展攻坚:高级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工作、低年级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中面临“四个挑战”:多样化社会思潮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挑战;市场逐利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挑战;网络新媒体对传统教育引导方式的挑战;敌对势力对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渗透斗争的挑战。

--颜彦

我认真学习了曹鹏老师主讲的《学习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我深刻地认识到教师肩上的重大责任,认识到作为拥有党员身份的高校教师,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心来助力学生的茁壮成长、健康成才。“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一名教师,师德师风建设非常重要。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思想建设、行为塑造及品质的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我将更加注重自身思想政治水平和道德修养的提升,在各方面都严格要求自己。

--王瑶

要想深入贯彻《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必须做到以下三点:加强工作的创新性、落实工作的服务、遵循领导的指示。并且还需掌握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明白高校基层党组织工作作出的全面规范及新时代高校党的建设基本要求,了解党的教育方针,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和建设教育强国上,做到与时俱进,从而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常虹

曹老师从三个方面引领我们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首先是条例修订的背景过程和重要意义其次是条例的框架结构和重点内容最后是学习贯彻落实条例的路径和要求我们在学习过程中需掌握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做到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要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的创新性。大胆尝试探索新的教育管理模式,建设创新型党组织是基层党的建设力量之源,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同时《条例》指出高校党组织应当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师德师风建设的全过程,帮助广大师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作为高校青年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应始终将学生的道德规范、品行素质教育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同时,严于律己,克己奉公,有卓越的校院服务意识和大局观念,敢于舍己为人,甘于奉献,将行政管理工作做实做细,树立良好师德师风

--严慧茹

第二讲: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百年滨江红色记忆

城市孕育大学,大学滋养城市,我们是上海的一所普通高等院校,始终坚持办人民满意大学、立德树人为根本,肩负着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为人民城市培养人民健康“守门人”是我们治学办校的永恒主题。

上海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中国共产党的初心确立之地,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作为一名基层高校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把推动“四史”学习教育与贯彻落实十一届市委九次全会精神紧密结合起来,立足实际,充分利用上海红色资源优势,深入推进“四史”学习教育,引导每位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渗透到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建设好这座城市需要我们同城市人民密切结合起来,需要我们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与人民群众紧紧相依。

--李佳颖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我国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地和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而杨浦滨江更是浓郁红色底蕴、深厚人文情怀的历史使命之地的代表。它传承红色基因,近年来逐渐从以工厂仓库为主的生产岸线转型为以公园绿地为主的生活岸线、生态岸线、景观岸线。习近平

总书记在考察中所提出的“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深刻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城市、怎样建设城市的重大命题。把握人民城市的主体力量,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主人翁精神,才能更好地建设真正属于人民、服务于人民的城市。

--吴丹丹

杨浦滨江,是一个具有浓郁红色底蕴、深厚人文情怀的历史使命之地。它传承红色基因,近年来逐渐从以工厂仓库为主的生产岸线转型为以公园绿地为主的生活岸线、生态岸线、景观岸线。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市历史文化遗存是前人智慧的积淀,是城市内涵、品质、特色的重要标志。本次讲座中,特别展示了杨浦滨江百年工业的发展历程,详细讲解了杨浦滨江如何完成从“锈带”到“秀带”的华丽转身,让我更深刻的理解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程视为人民”的内涵意义,只有把人民捧在手心,切实为人民服务,思人民之所思,虑人民之所虑,才能赢得人民的信任,城市的发展才更具有凝聚力和向心力。

--吴瑶

通过学习“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深刻回答了城市建设发展依靠谁、为了谁的根本问题,深刻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城市、怎样建设城市的重大命题,这为上海新时期的城市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可以说,学习中国共产党上海市第十一届第九次全体会议精神为我们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建设明确了目标,指明了方向,提供了路径。杨浦滨江的华丽转变充分体现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彰显了红色基因的传承和发展。通过适当的时机,引领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把人民的幸福和建设城市、爱护城市有机结合起来,为祖国伟大复兴添砖增瓦。

--王建玲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了滨江段后指出原来的老工业区现如今发展为生活秀带,充分体现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在这一代充满红色记忆的百年滨江,见证了上海的百年工业历史,在转型的过程中,城市建设让我充分感受到为人民服务的理念,一切以人民为中心,所有的发展是为了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所以在城市建设中,习近平总书记也提出要合理安排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保障人民的公共活动空间,即使在拥挤的市中心,也让我们老百姓有休闲娱乐的地方,这样才能让城市成为人民的生活乐园。可以说改善旧房很大程度改善了民生,对我们城市的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人民幸福感提升了,在未来也吸引很多投资和新兴产业的发展,同时也有跨国企业的引入,真正将其打造成瞩目的城市综合体。

--尚英楠

人民城市人民建 人民城市为人民,人民享受城市建设的美好环境,体会祖国建设发展的伟大成就,感受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只有把人民捧在手心,执政党才会赢得人民的信任,城市发展才会凝聚最强的力量。

百年滨江红色记忆激励着我们从人民利益出发、从学生利益出发,使学生能在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中收获知识。

--颜彦

杨浦滨江是近代中国工业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曾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为世界上仅存的最大滨江工业带。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参观上海杨浦滨江,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包括五方面:人民至上、依靠人民建设、实现人民满意、促进全面发展、强化党的领导。从杨浦滨江百年工业“锈带”到生活“秀带”的风华变迁(22处网红打卡点)到8个党群服务站的设立,深切感受到城市人民的幸福感和自豪感,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的初衷。

--佟殷

我认真学习了徐捷老师主讲的《人民城市人民建  人民城市为人民——百年滨江红色记忆》。杨浦滨江是一个具有浓浓的红色底蕴和深厚的人文情怀,被赋予传承红色基因、深耕为民服务的历史使命之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提出“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为人民!”这成为了城市建设者的指引。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更有职责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更好感悟信仰之力、理想之光、使命之艰、担当之要,更好汲取开拓前进的强大勇气、智慧和力量。

--王瑶

杨浦滨江,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见证了上海百年工业发展历程。习近平总书记曾在考察杨浦百年变迁和浦江风貌时,提出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此后这里的建设也是围绕着这一主题进行发展。如裕丰纺织株式会社,典型的工业遗产建筑,如今在这片老厂房上建立了亚洲规模最大的时尚中心——上海国际时尚中心;再如杨树浦水厂,不仅是上海现代化城市进程的见证者,同时他独特的建筑风格,也让这家百年工业老厂蕴藏着深厚的历史背景和丰富的文化底蕴。看到杨浦滨江的变化之大,让我更加坚定理想与信念,牢记初心使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

--常虹

本次讲座徐老师详细地从“人民城市人民建理念”的介绍引入然后讲述了杨浦滨江是如何从工业锈带到生活秀带的完美转型的过程接着介绍了党群服务站工作的特色亮点最后介绍了杨浦滨江的美丽景色杨浦滨江是近代工业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创造了很多中国第一这里过对历史建筑、工业遗存、古树名木等实物的保护保留,让其所在地块当年的工业风貌得以原味重现。除了这些“有形记忆”之外,“无形记忆”则是将工业元素提炼并融入公共空间的肌理和细节中去,将百年工业历史发展形成的杨浦滨江工业文化、工业精神展现和传承好。此外人人屋党建工作特点亮点这一块徐老师也做了详尽的分享这里营造出“在行中学在学中行”的终身学习氛围通过脚步观看百年工业的遗存通过眼睛品赏百年工业文化通过思考理解百年工作内涵通过践行强化市民道德修身素养

--严慧茹

第三讲:伟大的抗疫精神——上海国家中医医疗队援鄂侧记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武汉告急、湖北告急。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在上海这座超大城市,有人出征,有人守城,无数白衣天使为了抗击疫情披甲上阵,义无反顾。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处处都闪耀着伟大的抗疫精神。为驰援武汉,上海先后派出9批次、1649名援鄂医疗队员。难忘上海首批援鄂医疗队135名队员除夕夜奔赴武汉,整整67天始终英勇奋战在金银潭医院医疗救治一线;难忘中医医疗队122名队员驰援雷神山医院,充分发挥中医药治疗在疫情防控中的积极作用;难忘“元宵点兵之夜”,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与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24小时内集结两支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在方舱医院内搭起“生命方舟”,为无数患者送去生命曙光;难忘护理医疗队、心理医疗队、疾控队在抗疫一线,用自己的专业为战“疫”献力……他们是无数的凡人微光,照亮了天空,驱散了阴霾,彰显出上海精神、中国力量。

--李佳颖

学习王振伟主任的讲座,通过新冠肺炎病毒与中国方案、伟大抗疫精神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新冠肺炎病例分享三个方面,讲述上海国家中医医疗队援鄂的事迹,“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阐释了伟大的抗疫精神,即: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王主任在讲座中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向我们讲述了抗疫前线的一个个感人故事,让我感受至深,备受鼓舞。疫情期间,正是这一个个不畏生死,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第一时间抗战在第一线,才让人民的抗疫更加有信心,充满了力量。中国抗疫的成功得益于这一群可爱的人们,得益于人民共同努力的成功,得益于党的正确领导。

--吴丹丹

本次讲座,王振伟主任从新冠肺炎病毒与中国方案、伟大抗疫精神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新冠肺炎病例分享三个方面,对上海国家中医医疗队的援鄂工作进行介绍。其中,另我印象深刻的是伟大的抗疫精神这一部分,广大医务人员在抗疫斗争中白衣为甲、逆行出征,舍生忘死,挽救生命,诠释了医者仁心和大爱无疆精神,令人备受鼓舞。作为青年党员,要学习好、宣传好他们的感人事迹和崇高风范,以伟大抗疫精神激励自己在日常工作中与同事们团结一心,发扬顽强奋斗、奋勇争先精神,报效国家,服务人民。教育事业同样是需要倾注爱心和奉献精神的,一切以学生为中心,针对不同学生个体,能够做到因材施教,多利用业余时间为学生答疑解惑,在每次考试前多为学生提供走台、实战的锻炼机会,竭尽所能帮助学生在考试中发挥出最好的技能水平。

--吴瑶

王振伟老师主讲的《伟大的抗疫精神——上海国家中医医疗队援鄂侧记》,给我印象很深。主要内容包括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与中国方案、伟大的抗疫精神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新冠肺炎病例分享等三个方面。讲述上海国家中医医疗队援鄂的事迹,“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阐释了伟大抗疫精神是当代伟大的中国精神之一,囊括了生命至上、同心同德、舍生忘死等伟大美德,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艰苦拼搏精神。身为教育工作者,弘扬伟大抗疫精神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王建玲

本讲对上海国家中医医疗队的援鄂工作进行了介绍,谈到了中国抗击疫情的有效方案,中国和全世界人类的共同抗争,以及我国伟大的抗疫精神。真正让人感受到中国好世界才能好,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都是命运的共同体,团结起来抗击疫情的伟大凝聚力;同时中国前线的医疗人员更让人感动和振奋,他们舍我为大家的奉献精神充分体现了我党时刻心系人民的思想。作为高校教师,也要有奉献精神,不仅体现在课堂中要认真教学,充分解答学生的每一个困惑,也要去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在学生遇到任何困难时,要积极帮助解决。小到可以帮助其化解宿舍矛盾,大到在学生见实习前以及资格证考试前对其进行指导,充分做到心系学生。

--尚英楠

该讲座主要内容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与中国方案、伟大的抗疫精神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新冠肺炎病例分享。

该讲座体现了广大的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医者仁心的医德,体现了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团结一致的爱国精神。

伟大的抗疫精神鼓舞着我们团结学生克服困难,在变化的环境中完成好学习任务的同时,遵守抗疫纪律,并为抗疫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颜彦

我认真学习了王振伟老师主讲的《伟大的抗疫精神——上海国家中医医疗队援鄂侧记》。伟大抗疫精神是当下的中华民族和中国社会最为亮丽的精神标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用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艰苦拼搏谱写出来的,用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英雄豪迈凝聚而成的。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应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担当和自觉行动。

--王瑶

黑云动天地,欲摧黄鹤楼。在中国,疫情先在荆楚大地暴发,后波及全国。中华民族面临严峻考验!万山磅礴必有主峰,龙衮九章但挚一领。一个执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领袖,直接决定了应对巨大灾难的表现和成效。“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当西方一些国家面临大疫迷失方向,拿人民生命作“防火墙”,甚至实施所谓“群体免疫”,大批人群得不到救治时,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中国对上至百余岁老人、下至初生婴儿等所有新冠肺炎患者,应收尽收、应治尽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国战“疫”实践,就是我们党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始终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的执政为民精神的当代写照。

--常虹

通过王老师的讲述中国在应对新冠肺炎防控经历了四个阶段而此时此刻正是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第四个阶段他详细介绍了抗疫中的中医药“三药三方”以及岳阳医院针对新冠研制而出的有效药剂疫情伊始,王振伟成为上海首批市级医疗救治中医专家支援上海市公卫中心,其后他再披战袍驰援武汉,与队员一同发挥中西医结合优势,运用中药、岳阳针灸、岳阳功法、穴位敷贴,打出中西医结合抗疫组合拳。第四批国家中医医疗队(上海)最终取得“零死亡、零转重、零复阳”的成绩。面对疫情我们要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从全国范围来看每个城市都拧成一股绳从全世界来看各国也应该同舟共济守望相助来克服困难挺过难关因而小到每一个人类个体大到每一个国家都应当把抗疫当作一种责任拧成一股绳充分发挥共同体的力量

--严慧茹

王振伟主任作为第四批援鄂医疗队专家从新冠肺炎病毒与中国方案、伟大的抗疫精神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新冠肺炎病例分享三个方面展开了讲座。医疗队首先制定防控管理制度、使防控装备符合标准,并且细化流程、标识清晰、精益求精,环境消毒到位、责任落实到个人,采用中医组合拳(中药、针灸、功法、敷贴、耳穴相结合)、因地制宜调整中医诊疗技术,建造负压病房、布局合理,为康复患者颁发特别的毕业证书(抗疫大学),关注患者的心理疏导(漫画、舞蹈、观赏落日)等成功做法获得了抗疫的全面胜利。中国在维护全球抗疫中做出了重大贡献,以大国担当、无私援助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承诺。作为高校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也要细化工作流程,在备课、答疑辅导、价值观引领、实践教学等方面不断创新,为培养符合新时代社会需求全面发展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做出贡献。

--佟殷

第四讲:价值追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金钥匙

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将人民期盼、民族向往、国家追求、世界责任融为一体是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金钥匙。对于中国共产党人而言,坚守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就是要努力承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史命,而要坚守初心和使命,就要担当起为世界谋大同的责任。当今世界经济增长乏力,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在,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孤立主义、民粹主义不断抬头,战乱、恐袭、饥荒、疫情此起彼伏,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已成为摆在全人类面前的严峻挑战。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才能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佟殷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的科学理论体系,真正做到学懂弄通做实要抓住根本、抓住精髓、抓住灵魂。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是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金钥匙”。

把握住了这三“为”,也就把握住了新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与实践指向。社会发展阶段的跨越,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是中国共产党做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判断最根本的依据。“发展起来以后”的阶段,中国社会进入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坚定不移,矢志不渝。但是面对时代的变化,面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不变的初心需要通过变化的发展理念、变化的发展战略来实现。

 “美好生活需要”内容更广泛,不仅包括既有的“物质文化需求”这些客观的“硬需求”的全部内容,更包括在此基础上衍生出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及尊严、权利、当家作主等这些更具主观色彩的“软需要”。原来的“硬需求”并没有消失,呈现出升级态势,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这八个“更”就是升级的期待、升级的呼声。新生的“软需要”则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从精神文化到政治生活、从现实社会地位到心理预期、价值认同等方面,以及对公平正义、对共同富裕,甚至对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都提出相应要求。

--李佳颖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金钥匙是指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共和国的坚实根基,是我们强党兴国的根本所在。 我们党来自于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必须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学习苏继明博士的讲座,从坚守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承载中国共产党人为民族谋复兴的使命和担当中国共产党人为世界谋大同的责任三个方面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至于思想的内涵。深刻认识到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共产党人要始终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肩负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使命,拥有求同存异、协同共进的世界观,才能使中华民族傲然屹立于世界之林,实现人民梦、国家梦、民族梦进而实现推动实现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梦

--吴丹丹

  “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是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金钥匙”。这一重要论断鲜明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人民情怀、民族情怀、国家情怀和世界情怀,集中反映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民立场、民族抱负、世界责任。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金钥匙”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价值追求、精神风范和博大胸怀,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贯穿的坚定理想信念、真挚人民情怀、高度自觉自信、无畏担当精神。“金钥匙”将激励我们不忘初心再出发,牢记使命勇担当,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吴瑶

通过学习速继明老师主讲的《价值追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金钥匙》,了解了“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是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金钥匙”。对于我们深刻理解、自觉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好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金钥匙”彰显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伟大使命,激发了共产党人不断前进,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勇往直前。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要时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立德树人”为导向,做好大学生的人生导师。


--王建玲

《纲要》提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是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金钥匙”。所谓金钥匙就体现了人民、民族、世界是一体的,也是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途径,我们不仅要心怀人民,还要为实现民族复兴努力,更要为推动世界和平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党自建党以来就一直搞建设抓改革,都是为了人民谋福祉,谋利益。为人民谋幸福可以让我了解到我们党是为了谁,依靠谁,为民族谋复兴让我反思我们应该如何实现我们的民族的复兴,我们的发展目标是什么,为世界谋大同,更体现了我党的世界胸怀,在当今更频繁的合作发展的潮流下,遵循科学发展的脚步,不走国强必霸的旧思想,真正为全球发展提供中国的发展思路和方案。

--尚英楠

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将人民期盼、民族向往、国家追求、世界责任融于一体,是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金钥匙。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观规定和引导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与方向,对于我们深刻理解、自觉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好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就是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课程思政为抓手,立德树人,教书育人。

--颜彦

我认真学习了速继明老师主讲的《价值追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金钥匙》。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的科学理论体系,真正做到学懂弄通做实要抓住根本、抓住精髓、抓住灵魂。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是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金钥匙”。这“金钥匙”揭示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进一步激发了我不断前进不断学习的强大动力。

--王瑶

纵观历史,我们党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都是为人民谋利益,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守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坚持以人民为本,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注重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充分体现了党来自人民、不忘人民、依靠人民的价值追求;这一思想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彰显了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中国一心一意办好自己的事情,推动国家发展和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实现人民幸福、民族复兴,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为世界作贡献。

--常虹

速老师的讲座从“坚守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承载中国共产党人为民族谋复兴的使命”“担当中国共产党人为世界谋大同的责任”这三个方面来讲述这一课题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人民情怀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将人民期盼、民族向往、国家追求、世界责任融为一体,是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金钥匙。中国一心一意办好自己的事情,推动国家发展和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实现人民幸福、民族复兴,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为世界作贡献。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也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同世界人民的梦息息相通。中国将同国际社会一道,推动实现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梦,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严慧茹

第五讲:新时代视域下的大学精神与校园文化建设

首先,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校园作为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校园文化对学生思想品格和精神素养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作为一名教师,我会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对学生的熏陶作用,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建设有特色、高品质的校园文化环境。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深入浅出地做好马克思主义的宣传与教育工作。

其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广大青年学生而言,大学校园文化是他们直接面对和体验的最真切的文化氛围,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因此,我会在一些文化活动中,加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力度,广泛而细致地开展各种核心价值观教育,使其转化为大学生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特别是要针对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行为特征,以其喜闻乐见的形式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激发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思想道德情感。同时,也可以挖掘和宣传校园中的好故事好榜样,利用身边人身边事营造情感相通、思想相融的氛围,用榜样的力量激励学生。

第三,以新技术传播和推广大学校园文化。当前,信息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要以新技术传播和推广大学校园文化,使其影响更多的学生群体。在保持传统传播方式的同时,我们应当充分利用新的媒体形式、传播方式,形成有特色的、立体的、多层次的校园文化全媒体传播推广矩阵。我们可以与时俱进地发展大学生喜爱的文化活动,增强校园文化活动的时代感、趣味性、职业性,满足高校师生日益多样的精神文化需求。


--李佳颖

学习陆建非书记关于《新时代视域下的大学精神与校园文化建设》的专题讲座,阐述了大学的灵魂是大学文化,大学文化的核心是大学精神,谈论大学精神的培育、塑造和弘扬对于办什么样的大学、培养怎样的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陆老师在讲座中也提出了当今大学生的普遍性问题,即不善于表达,交际能力、交流能力较弱。通过我们的思政教育,也需要将学生的表达能力、思考能力、辩论能力开发、培养起来。在引导方式上,强调启发性引导比简单教条的输出更有效,我们要和学生在教学相长和坦诚探讨中,激发道德情感,启迪理想信念,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仍需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以教师自己的高尚的人格来感染、引导学生;同时将“明德”“亲民”“至善”的大学精神真正应用到日常工作中,发挥教师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自觉做为学为人的表率。

--吴丹丹

学习陆书记的《新时代视域下的大学精神与校园文化建设》专题讲座,对新时期下高等教育的本质有了新的理解。尤其是在讲到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时,陆书记有一句话令我印象深刻:触动心灵的教育才是最深刻的教育。我们应当培养具有高尚品质和博大情怀的新时代青年学生,应当将课程思政多角度多层次的灌输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同时,充分了解和认同贤达的办学理念和校园文化,三全育人,五育并举,以文化人,以美育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高尚情怀、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暑期我积极按照教务处要求,完善教学成果奖选题和支撑材料,拟定以美育标准、价值导向为主线的教学成果奖培育项目主题,这与大学精神和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相关。

--吴瑶

学习了陆建非书记关于《新时代视域下的大学精神与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题讲座,感触颇深,收获很大。陆书记重点以新时代、大学、大学精神、校园文化为关键词,详细阐释了大学的内涵和功能。其中,他谈到的“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追求卓越的创新意识和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给我很大启发。身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假期需要通过学习不断充实自己,今后更要把“求真务实、以人为本、追求卓越”这十二个字刻在脑海里,并在日常工作中付诸实践。

--王建玲

陆书记的专题党课《新时代视域下的大学精神与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大学文化、大学精神进行了深入的讲解和阐述。大学不仅是教授知识和技能的地方,更是传承民族文化和人类文明、融合多元文化,实现跨文化交际的殿堂。新时代呼唤大教育,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的核心精神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作为大学教师我们承载着传播知识、思想、真理,塑造灵魂、生命、新人的时代重任。假期我通过参加教学研修工作坊、组织学生参加市级比赛、积极备课迎接本科教学评估等活动提升教学能力,在新时代新发展新要求的背景下,践行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和追求卓越的创新意识,以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完成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

--佟殷

通过学习《新时代视域下的大学精神与校园文化建设》,我深刻学习到大学精神和校园文化是大学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是传播文明、创造智慧和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我们作为大学教师不但要传承知识,更承担着守望人类文明的神圣使命。所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格外重要,这也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前提。同时大学精神居核心和领导地位,对高校校园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引领作用;新时期,加强和改进校园文化建设必须注重大学精神的培养和发扬。在暑期我们也要加强社会实践,备好课的同时保证与社会接轨,脚踏实地做好教学与教研。

--尚英楠

关于《新时代视域下的大学精神与校园文化建设》的专题讲座,阐述了大学的灵魂是大学文化,大学文化的核心是大学精神,以新时代、大学、大学精神、校园文化为关键词,解释了大学不仅教授知识和技能,更是传承民族文化和人类文明、融合多元化文化,实现跨文化交际的殿堂。中国的大学精神需要表现出“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我们需多思考大学精神、大学文化和校园文化的关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提升并充分体现一个高等教育工作者的文化内涵和素养。

--颜彦

我认真学习了陆建非老师主讲的《新时代视域下的大学精神与校园文化建设》。一方面我在精神指引方面,更加热爱祖国,热爱教育事业,积极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认真学习并且积极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时时刻刻以教师的职责、党员的标准来鞭策自己。另一方面我在实际践行方面,假期坚持进行着中国民办教育协会课题研究,结合线上课程建设,不断优化有助于更好地提升学前师范生融合教育理念的师德教育课程。

--王瑶

新时代的校园精神与文化包括学校特色和精神的优良传统、校训校风、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等。它是师生员工精神的避风港和养分的补给所。它虽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可以通过各种文化仪式来引导群体成员的行为、心理,使其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共同的思想引导、意志磨练和人格塑造,产生一种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也可以对学校师生起着思想上和行为上的约束作用,使他们自觉地正视冲突、解决矛盾、明辨是非。

--常虹

陆建非书记的《新时代视域下的大学精神与校园文化建设》,从如今的新时代出发,详细解读了大学精神与大学文化建设的关系,大学的灵魂是大学文化,核心是大学精神,大学的文化责任与使命是凝练与引领我们所处的时代。并以实例阐述了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下如何建设校园文化。大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倡导者,也是文化自觉自信的引领者,更是文化多样性的推动者。该场报告提供了关于如何进行大学精神的凝练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宝贵建议,我们党员教师更应积极发挥作用,以人为本,求真务实,不断创新,将大学精神与大学文化建设紧密结合!

--严慧茹


教育学院教师党支部

撰稿人:王建玲